取消
清空記錄
歷史記錄
清空記錄
歷史記錄
蘋果和梨是我國北方地區(qū)的主要水果,因其產(chǎn)量高,需要及時補充生長所需的營養(yǎng)物質(zhì),才能保證產(chǎn)量,提高品質(zhì)。蘋果樹的施肥應(yīng)以基肥為主。最好的基肥施用時間為秋季,早熟的品種在果實采收后進行;中晚熟的品種可在果實采收前進行。
秋季是蘋果樹的根系快速生長期,施肥后的斷根容易傷口愈合,并且起到一定的根系修剪作用,促進新根的萌發(fā),有利于養(yǎng)分的吸收積累。一般情況下,幼齡樹株施生物有機肥2--3公斤,成年果樹株施5--8公斤。追肥的施用時間因樹勢的不同有一定的差異,一般在萌芽前、花期、果實膨大期進行。施肥方法以樹的大小而定,樹體較小時采用環(huán)狀施肥,施肥的位置以樹冠的外圍0.5--1.5米為宜,開寬20--40厘米、深20--30厘米的溝,株施生物有機肥1--2公斤,將肥料與土壤適度混合后施入溝內(nèi),再將溝填平。成年果樹采用全園施肥,畝施生物有機肥100公斤,結(jié)合中耕將肥料翻入土中。
短枝型蘋果樹,多為密植,早果性、豐產(chǎn)性較好,其需肥量較普通型為多。一般幼齡樹年畝施用生物有機肥200--300公斤作基肥,成年短枝型蘋果樹年畝施用生物有機肥400--500公斤。
重施秋季基肥,及時于花前、果實膨大期、花芽分化期進行追肥。短枝型蘋果樹施肥采用溝施的方法,每次施用量不宜過大,在施用量較大時應(yīng)全園撒施、適度深翻防止肥害。梨樹施肥時間和方法與蘋果基本一致?;试谇锛臼┤?,追肥在萌芽前、花期、果實膨大期進行。
1--2年生幼樹,基肥畝施生物有機肥200--300公斤,同時,株樹加施0.5--1公斤三元復(fù)混肥,追肥株每次施入生物有機肥2--3公斤。成年樹基肥一般畝施生物有機肥300--500公斤,株加施1--1.5公斤三元復(fù)混肥,追肥株施生物有機肥3--5公斤,條狀溝施或放射狀溝施。
提倡配方施肥、平衡施肥,防止偏施氮肥。
葡萄前期需氮肥較多,后期需磷鉀肥多。葡萄施用有機肥要充分腐熟,有機肥中還可摻入化學(xué)肥料(應(yīng)選硝酸銨、尿素、硝酸鉀、過磷酸鈣等),生物肥料(固氮菌肥、增產(chǎn)菌肥、生物鉀肥和酵素菌肥等)既可作基肥,又可作追肥和葉肥。基肥施用最佳期為葡萄采收后到落葉前。
地面追肥多在萌芽前、開花前、坐果后、成熟前和采收后等幾個關(guān)鍵時期?;剩汗麑嵅墒蘸笾列律页浞殖墒斓?月底10月初進行?;室陨镉袡C肥為主,畝施生物有機肥350--450公斤,混加過磷酸鈣50公斤,采用沿葡萄樹行在一邊開溝施入,注意不可離樹過近,以免傷根過重影響葡萄的長勢。追肥:一般在花前10天追施,株施生物有機肥3--5公斤,配施100克尿素,溝施或穴施。
7月初第二次追肥,株施生物有機肥2--3公斤,配施硫酸鉀100克。根外追肥:對提高產(chǎn)量和質(zhì)量有顯著效果,而且方法簡便?;ㄇ?、幼果期和漿果成熟期噴1-3%的過磷酸鈣溶液,能增加產(chǎn)量和提高品質(zhì);花前噴0.05--0.1%
獼猴桃為漿果類藤本果樹,是一種營養(yǎng)價值很高的新興水果。其果實食用價值和藥用價值均很高,近幾年栽培面積逐年擴大。獼猴桃生長旺盛,枝葉繁茂,結(jié)果多而早,每年要消耗大量的養(yǎng)分,需要土壤及時補充有效養(yǎng)分以滿足其生長發(fā)育需求。
基肥:施肥時期一般為10--11月。采果后葉片內(nèi)失去大量營養(yǎng),及時補充養(yǎng)分,有利于提高樹體中貯藏營養(yǎng)水平,促進落葉前后和翌年開花前一段時間的花芽分化。幼樹株施生物有機肥5--8公斤;成年樹進入盛果期,株施生物有機肥8--12公斤。
追肥:根據(jù)獼猴桃根系生長特點和地上部生長物候期及時追肥,幼樹追肥采用少量多次的方法,一般從萌芽前后開始到7月份,每月施生物有機肥1公斤;
盛夏壯果肥:為使果實內(nèi)部充實,增加單果重和提高品質(zhì),在6-7月份追施一次磷、鉀肥。也可選用0.5%磷酸二氫鉀、0.3%-0.5%尿素液及0.5%硝酸鈣葉面噴施。
蓋爾蓋司微生物菌劑的產(chǎn)品特點
·大量有益菌群在根際繁殖,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長;
·通過微生物轉(zhuǎn)化,固氮、解磷、解鉀,釋放土壤養(yǎng)分;
·吸附和鈍化土壤重金屬及農(nóng)藥殘留,提高作物品質(zhì);
·豐富土壤礦物質(zhì),增加土壤有機質(zhì),提高作物產(chǎn)量;
·增強土壤通透性,提高作物根系活力,促進光合作用;
·鎖住土壤中的營養(yǎng)成分,增強作物抗逆性,減少作物病蟲害。
文章TAG: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qylz.com.cn/article-item-926.html
復(fù)制成功
×